硫化脂肪酸酯-低气味的抗磨添加剂
产品定义:什么是硫化脂肪酸酯?
一、产品定义:什么是硫化脂肪酸酯?
硫化脂肪酸酯是以优质脂肪酸与醇类酯化后,经硫化工艺制备的非活性极压抗磨剂。其分子结构中含硫活性基团,兼具润滑性与极压性,是新一代浅色、低气味环保型添加剂。不同于传统硫化烯烃或硫化油脂,该产品通过精准硫化度控制,实现硫元素的高效负载(活性硫含量<1%),在金属加工中既能提供优异抗磨保护,又避免对铜、铝等有色金属的腐蚀风险。制备工艺上,采用乙二胺催化体系与分步硫化技术,确保产物稳定性与低杂质特性。
用户热点疑问:为何硫化脂肪酸酯被称为“绿色润滑剂”?
答案在于其摒弃矿物油成分,以可再生脂肪酸为原料,生产过程无刺激性气味排放,且与Ⅰ类基础油兼容性达90%以上,符合现代工业对环保与安全性的双重需求。
二、产品技术参数:性能数据一览
参数项 | T-1015 | 对比竞品(硫化烯烃) |
---|---|---|
外观 | 金黄色透明液体 | 深棕色粘稠液体 |
硫含量(总/活性) | 10-12% / <1% | 15-20% / 8-10% |
铜片腐蚀(100℃,3h) | 1B级 | 3B-4B级 |
四球试验极压值(N) | ≥800 | 600-700 |
粘度(40℃, cSt) | 19 | 35-50 |
倾点(℃) | -16 | -5 |
注:数据综合四球试验研究适用于中高负荷场景。
三、产品核心优势:为何选择硫化脂肪酸酯?
- 极压性能突破:通过四球试验验证,其极压值比进口高硫硫化烯烃提升15%-20%,在重载齿轮油中可减少30%的添加剂用量,显著降低采购成本。
- 低腐蚀安全保障:活性硫含量<1%,铜片腐蚀仅1级,特别适用于铜合金轴承、铝制工件等精密加工,避免材料氧化变色问题。
- 环保与兼容性:不含氯化石蜡与锌盐,与T202/T203等抗氧剂无配伍禁忌,且低粘度特性(19 cSt)确保在Ⅱ/Ⅲ类基础油中仍保持良好分散性。
- 工艺适应性广:倾点低至-16℃,无需加热即可全年使用,解决传统硫化棉籽油冬季凝固难题
行业痛点回应:如何平衡极压性与环保要求?
硫化脂肪酸酯通过硫元素缓释技术,在加工瞬间释放活性硫形成高强度润滑膜,同时减少硫残留,满足ISO 6743等环保标准对重金属与有害物质的限制。
四、产品应用领域:哪里需要硫化脂肪酸酯?
- 金属加工液
- 切削油主剂:添加3%-20%可提升钛合金、不锈钢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削效率,减少刀具磨损
- 冲压拉伸油:在汽车板材成型中降低摩擦系数,避免拉裂与表面划痕,替代含氯添加剂
- 工业润滑系统
- 齿轮油配方:用于风电、矿山机械的中/重负荷齿轮箱,极压性能优于GL-4/GL-5标准要求
- 液压油增效剂:与磷酸酯协同使用,增强高温抗磨性,延长泵阀寿命
- 特种油品开发
- 低气味导轨油:解决传统硫化产品异味问题,适合精密机床密闭环境
- 水基乳化液:与水性添加剂复配,用于铜件加工液
五、产品使用指导:如何正确添加?
- 添加量建议
- 工业齿轮油:0.5%-3%(按成品油重量计)
- 金属加工液:3%-20%(根据加工负荷调整)
- 配伍禁忌
- 禁止与T202/T203锌盐抗氧剂共用:锌离子会分解硫化物并引发沉淀
- 慎用强氧化性添加剂:避免与过硫酸盐等发生反应
- 储存与安全
- 200kg金属桶或吨桶密封储存,远离酸类与氧化剂,库温建议10-30℃
- 泄漏时用惰性吸附材料处理,操作时佩戴护目镜与防渗透手套
常见问题解答:为何需提前做相容性测试?
因Ⅱ/Ⅲ类加氢油精制程度高,与硫化酯的极性差异可能导致分层。建议先以5%添加量进行48小时稳定性试验,确认无沉淀后再批量使用
六、文章摘要总结
硫化脂肪酸酯凭借其高极压、低腐蚀、宽温域适应的特性,正逐步取代传统硫化产品,成为金属加工与工业润滑领域的首选添加剂。通过精准的硫负载工艺与环保配方设计,该产品在提升设备效率的同时,助力企业实现绿色生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