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化T-161B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分散性 抗磨性 抗氧性兼具
一、产品定义与合成工艺
什么是T-161B硼化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
T-161B是一种通过硼化改性技术制备的高性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类无灰分散剂。它以高活性聚异丁烯(分子量Mn=2300)为核心原料,采用先进的热加合工艺合成。在反应过程中,聚异丁烯与顺酐发生热加合生成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再与多乙烯多胺缩合形成丁二酰亚胺结构,最终通过硼酸改性引入硼元素。这一过程彻底规避了传统氯化法生产的氯残留问题,符合绿色环保趋势。
为什么选择硼化改性?
硼元素的引入在分子链中形成B-N配位键,显著提升了分散剂的极性基团活性。这种结构赋予T-161B独特的“三中心缺电子”特性,使其能更高效地吸附氧化副产物和烟灰颗粒,同时硼原子作为抗氧剂活性中心,延缓油品氧化进程。
二、技术参数与质量标准
以下为T-161B分散剂的核心技术指标,符合国标及API标准要求:
项目 | 质量指标 | 试验方法 |
---|---|---|
外观 | 琥珀色透明粘稠液体 | 目测 |
密度(20℃), kg/m³ | 890-950 | GB/T1884 |
运动粘度(100℃), mm²/s | ≥300 | GB/T265 |
闪点(开口), ℃ | ≥180 | GB/T3536 |
氮含量, % (m/m) | ≥1.0 | SH/T0224 |
总碱值, mgKOH/g | 20-30 | SH/T0251 |
水分, % (m/m) | ≤0.10 | GB/T260 |
硼含量, % | 0.4-0.8 | ASTM D4951 |
注:实测数据显示其烟灰分散性(SDT)≥55,远优于常规T154/T155分散剂。
三、核心优势解析
1. 高温清净性与低温分散性双重突破
T-161B的高分子量聚异丁烯链(2300分子量)提供强大空间位阻效应,有效抑制高温积碳和漆膜生成;同时其硼化极性基团对低温油泥具有超强增溶能力。实验证明,在150℃高温环境下,其分散稳定性比非硼化产品提升40%以上。
2. 抗氧抗磨协同增效
硼原子的缺电子特性可捕获自由基,减少氧化链反应,使油品氧化诱导期延长2.3倍。同时B-N键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降低摩擦系数15%~20%,显著保护精密机械部件。
3. 电导率精准调控
针对电动汽车油冷系统需求,T-161B可将润滑油电导率稳定在100-500 pS/m理想区间,避免静电积聚导致元器件击穿,同时防止漏电风险。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混合动力车型专用油的优选添加剂。
4. 环保与兼容性优势
无氯配方(Cl含量<5ppm)满足全球环保法规,并与ZDDP、磺酸盐等添加剂形成协同效应,在复合剂中降低配方成本10%~15%。
四、应用领域实践指南
✅ 高端内燃机油领域
- 汽油机油:用于API SP/GF-6级别油品,推荐加剂量2.5%~4.0%,显著抑制低速早燃(LSPI)
- 柴油机油:满足API CK-4标准,控制烟炱引起的粘度增长(<50% MRV增幅)
✅ 新能源车辆润滑系统
- 混合动力发动机:解决启停频繁导致的油泥问题
- 电驱减速箱:提供绝缘保护与铜腐蚀抑制(Cu腐蚀≤2级)
✅ 特种工业油品
- 燃气发动机油:中和含硫燃料酸性产物
- 风力发电齿轮油:延长滤器更换周期至8000小时+
五、为什么选择锦州产T-161B?
作为中国润滑油添加剂产业集群地,锦州聚异丁烯二酰亚胺生产厂家依托本地化供应链优势,实现从PIB原料到成品的一体化生产。采用量体系管控,170kg密封钢桶包装,支持定制化粘度/碱值调整,满足不同工况需求。
案例实证:在CF-4柴油机油配方中以T-161B替代进口分散剂,台架测试显示:
- 活塞沉积物评分提升1.2级
- 油泥生成量减少63%
- 换油周期延长至5万公里
附件下载(1)
推荐文章
-
分散剂T-161通过高分子量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创新合成,实现了三大技术革新: 工艺突破:热加合工艺取代氯化法,杜绝氯残留 性能跃升:兼具单烯基低温分散性与双烯基高温稳定性 应用扩展:覆盖汽油机、柴油机、混动发动机及工业润滑系统 作为专业聚异丁烯二酰亚胺生产厂家,我们持续优化生产工艺,确保每一批次产品均通过氮含量、分散性SDT等12项严苛检测,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润滑油添加剂解决方案。...
-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分散剂T155(简称T-155无灰分散剂)是一种通过热加合工艺制备非的聚合型润滑油用无灰分散剂,属于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类添加剂,其主要原料为高活性低分子量聚异丁烯(PIB,分子量1000-1300)
-
分散剂T-154B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通过硼化改性后赋予了抗氧化性和高温沉积物控制能力,以及提供了良好的无灰分的抗磨特性。
评论